php六道高频面试题
一、php-fpm是什么?有什么作用?
简介:PHP-FPM(FastCGI Process Manager)是 PHP 的一个 FastCGI 进程管理器,主要用于提高 PHP 在 Web 服务器上的性能。
作用:
1. 进程管理:可以保持多个 PHP 进程常驻内存,动态调整 PHP 子进程数量(根据负载)
2. 高性能处理:使用 FastCGI 协议与 Web 服务器通信,比传统的 CGI 模式更高效
3. 资源控制:限制 PHP 进程的内存使用,控制最大请求处理数
4. 灵活配置:支持不同用户/组运行 PHP 进程,可以为不同网站配置不同的 PHP 池(pool)
PHP-FPM 通常与 Nginx 搭配使用(因为 Nginx 本身不直接处理 PHP),但也可以与其他支持 FastCGI 的 Web 服务器(如 Apache)配合使用。PHP-FPM 已经成为现代 PHP 应用部署的标准组件之一,特别是在高流量网站和应用中。
二、redis 实现持久化的方式及原理、特点
Redis是基于内存快照的持久化策略基础上的,提供两种主要的持久化方式,确保数据在服务器重启后不会丢失。
1. RDB (Redis Database) 持久化
原理:定时生成内存数据的快照(Snapshot),将某个时间点的全量数据写入二进制文件(默认文件名为dump.rdb)
触发方式:手动执行`SAVE`(阻塞)或`BGSAVE`(后台异步)命令,配置文件中设置自动保存条件(如`save 900 1`表示900秒内至少1个key变化)
优点:性能高(二进制格式,恢复速度快),适合灾难恢复(单个文件便于备份),最大化Redis性能(父进程无需额外工作)
缺点:可能丢失最后一次快照后的数据,数据集大时fork子进程可能阻塞服务
2. AOF (Append Only File) 持久化
原理:记录所有写操作命令(以Redis协议格式追加到文件), 重启时重新执行AOF文件中的命令重建数据
配置选项:`appendfsync always`:每个命令都同步到磁盘(最安全但最慢),`appendfsync everysec`:每秒同步一次(推荐,平衡安全与性能), `appendfsync no`:由操作系统决定何时同步(最快但最不安全)
优点:数据安全性更高(最多丢失1秒数据),AOF文件易于理解和解析,自动处理AOF文件过大问题(重写机制)
缺点:文件体积通常比RDB大,恢复速度比RDB慢, 对性能影响比RDB大
三、mysql主从复制原理及模式
基本原理:
1. 主库(Master)** 记录所有数据更改到二进制日志(binlog)
2. 从库(Slave)** 通过I/O线程从主库拉取binlog
3. 从库的SQL线程重放这些日志事件,实现数据同步
有三种主要复制模式:
异步复制、半同步复制和全同步复制。每种模式在数据一致性、性能和适用场景上有所不同。
四、redis缓存击穿,缓存雪崩问题
1.缓存击穿(热点key失效)
问题:单个热点key过期,突发高并发直接访问数据库
解决:永不过期 + 异步更新 或 加互斥锁重建缓存
2.缓存雪崩(大规模失效)
问题:大量key同时失效/Redis宕机,数据库压力激增
解决:随机过期时间 + 多级缓存 + 熔断降级
3.缓存穿透(查询不存在数据)
问题:恶意查询不存在的数据,绕过缓存攻击数据库
解决:布隆过滤器拦截 + 缓存空值(带短过期时间)
五、http状态码
1、状态码分类
- - 1xx:信息,服务器收到请求,需要请求者继续操作
- - 2xx:成功
- - 3xx:重定向
- - 4xx:客户端错误
- - 5xx:服务端错误
2、常用状态码
- 200:请求成功
- 301:永久重定向
- 302:临时移动
- 400 bad request:客户端请求语法错误
- 401 unauthorized:客户端没有权限
- 403 forbidden:服务器拒绝客户端请求
- 404 not found:客户端请求资源不存在
- 500 Internal Server Eerro:服务器内部错误
- 502 bad gateway:作为网关或者代理工作的服务器尝试执行请求时,从上游服务器接收到无效的响应
- 503 Service Unavailable 超载或系统维护
- 504 Gateway timeout:网关超时
六、mysql存储引擎innoDB与MyISAM的区别
InnoDB (默认引擎):事务支持,行级锁,外键支持,特性有MVCC、崩溃恢复
MyISAM :不支持事务,表级锁,不支持外键,特点有全文索引、压缩表、计数更快
索引类型:
1.hash索引:适合精确查询且效率高,无法排序、不适合范围查询,hash冲突的情况下需要遍历链表(php数组的实现原理、redis zset 的实现原理类似)
2.b-tree、b+tree:b-tree 和b+tree的去区别
b+tree 的数据全部存储在叶子节点,内部节点只存key,一次磁盘IO能获取到更多的节点
b-tree 的内部节点和叶子节点都存储key和数据,查找数据不需要找到叶子节点,内部节点可以直接返回数据
b+tree 增加了叶子节点到相邻节点的指针,方便返回查询遍历
3.聚簇索引和非聚簇索引
概念:聚簇索引是索引和数据存储在一个节点,非聚簇索引是索引和数据分开存储,通过索引找到数据实际存储的地址
详解:
innodb 使用的聚簇索引,且默认主键索引为聚簇索引(没有主键索引的时候,选择一个非空索引,还没有则隐式的主键索引),辅助索引指向聚簇索引位置,然后在找到实际存储地址
myisam 使用非聚簇索引,所有的索引都只需要查询一次就能找到数据
聚簇索引的优势和略势
1. 索引和数据在一起,同一页的数据会被缓存到(buffer)内存中,所以查看同一页数据的时候只需要从内存中取出,
2. 数据更新之后之只需要维护主键索引即可,辅助索引不受影响
3. 辅助索引存的是主键索引的值,占用更多的物理空间。所以会受到影响
4. 使用随机的UUID,数据分布不均匀,导致聚簇索引可能扫全表,降低效率,所以尽量使用自增主键i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