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卓系统的前世今生
- 诞生背景:2003 年 10 月,Andy Rubin 等人创建 Android 公司 ,并组建了 Android 团队,其初衷是开发一款基于 Linux 内核的操作系统,主要面向移动设备。2005 年 8 月,Google 收购了 Android 公司,Andy Rubin 成为 Google 公司工程部副总裁,继续负责 Android 项目。
- 发展历程:2008 年 9 月,谷歌正式发布了 Android 1.0 系统, 随后安卓系统不断更新迭代,从安卓 1.5 开始各版本以甜点命名,如纸杯蛋糕、甜甜圈等 。随着时间推移,安卓系统逐渐完善和强大,应用场景也不断扩展,不仅用于智能手机,还广泛应用于平板电脑、智能穿戴设备、电视盒子等多种移动终端设备 。
- 系统架构:安卓系统采用四层架构,包括 Linux 内核层,为硬件提供底层驱动;系统运行库层,包含 SQLite 库、OpenGL\ES 库、WebKit 库以及 Dalvik 虚拟机等;应用框架层,构建应用程序的各种 API;应用层,包括系统应用和用户开发的各种应用。
- 生态系统:Google 与众多硬件制造商、软件开发商及电信营运商组建开放手机联盟共同研发改良 Android 系统,并以 Apache 开源许可证的授权方式发布源代码,吸引了大量开发者为其开发应用程序,从而形成了庞大的应用生态。Google Play 商店拥有海量的应用资源,涵盖了各种类型的软件和游戏,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需求。
鸿蒙系统简介
鸿蒙操作系统(HarmonyOS)是华为公司发布的一款智能终端系统,是基于微内核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。其首个版本于 2019 年推出,第一个落地产品是智慧屏,2021 年正式覆盖到手机等移动终端上。
发展历程
- 2019 年 8 月,鸿蒙操作系统 1.0 版本发布。
- 2021 年 6 月,华为正式发布面向市场的 HarmonyOS 2.0,并宣布旗下手机、平板电脑等多款设备陆续启动升级。
- 2022 年 7 月,HarmonyOS 3.0 系统正式发布,推出了超级终端、鸿蒙智联、万能卡片等新功能。。
- 2023 年 9 月,华为宣布全新 HarmonyOS Next 蓄势待发,鸿蒙原生应用全面启动。。
- 2024 年 10 月 22 日,华为正式发布原生鸿蒙操作系统 HarmonyOS Next 。
设计理念
- 空间感:界面设计营造出立体效果,各部件采用悬浮效果,增加层次感,如系统的操作界面和应用图标等都有立体悬浮的视觉感受。
- 生动色彩:系统 app 的界面按钮使用更鲜艳生动的颜色,提高系统的辨识度,不同的应用或同一应用的不同功能模块会有色彩区分。
- 沉浸感:系统动效和动画符合物理世界和操作直觉,例如天气 app 中晴天、下雪等天气效果展示更加逼真,能让用户更身临其境。
功能特点
- 多端适配统一化:在不同的终端设备上,美学风格保持统一,保持一致的家族化设计,无论是手机、平板、电脑还是智能穿戴设备等,都有相似的界面风格和交互逻辑,方便用户在不同设备间切换使用。
- 运行速度提升:完全采用华为自主研发的鸿蒙内核与鸿蒙操作系统的应用 app,减少了 40% 的冗余代码,从底层优化系统资源调度,使得应用启动时间缩短,多任务切换响应更迅速,系统整体运行更加流畅高效。
- 隐私安全保障:引入更为细致的数据管理方式,如分享图片时 app 只能看到分享的那张图片,实现 “一对一单防”;禁止开放 9 类不合理权限,从根源避免隐私泄露;创新安全访问机制,从 “管权限” 到 “管数据”;全新隐私灯照亮应用的高敏行为,全新隐私安全中心一站式管理数据,全方位保护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。
- 更智能的语音助手:集成了更智能的语音助手小艺,小艺具有多种智能功能,如能识屏,可见即可问;小艺圈选,多模问答等,还能感知场景、理解需求、更懂用户,有效提升了用户解决生活各类问题的效率。
- 更好的动效体验:优化了应用启动动效,并管控应用获取设备方向的权限,提升了用户体验,使得操作更加流畅和直观。
- 原生互联:基于全新的分布式软总线技术,打破了设备间的界限,实现了全场景的无缝连接和体验一致,用户可以在不同设备上实现数据的无缝流转和简单共享,如跨设备复制粘贴、互通扫描、互通图库、应用接续、音频播放无缝接续、视频投播稳定可控等,华为分享功能也全新升级,实现更快的文件传输和更便捷的分享方式。
开发特性
- 自主研发:鸿蒙的底座由华为全线自研,包括 AI 框架、大模型、设计系统、编程框架、编程语言、编译器等基本都是自研,在操作系统的核心技术上实现了突破,减少了对外部技术的依赖,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控性123.
- 开放的开发环境: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开放的开发环境,华为陆续上线 AI 编程工具、智能 IDE 等工具,助力鸿蒙开发的快速上手,基于相关企业通过开放垂域创新,贡献 MPaaS 等中间件,正逐步适配原生鸿蒙的 470 多款 SDK,使得应用开发工作量最高可降低 90%12.
- 生态建设:目前,鸿蒙生态设备数量已经超过 10 亿台,已有超过 15000 个鸿蒙原生应用和元服务上架,且原生鸿蒙 app 迭代迅速,几乎达到了一天一个版本的速度,通用办公应用覆盖全国超过 3800 万家企业,数千个政企内部办公应用加速上线,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开发原生鸿蒙应用的队伍中。
安卓系统与鸿蒙系统对比
- 内核架构:安卓系统基于宏内核架构,把很多功能集成进内核,系统运行时内核与各进程联系紧密,运行效率较高,但开发进程出现故障可能导致整个系统问题甚至崩溃。鸿蒙系统则采用微内核架构,提供最核心、必要、精简的功能,各进程有独立地址空间,互不干扰,内核进行基本调度和内存管理,某个进程出错只需修正该错误,稳定性更高。
- 应用场景:安卓系统主要应用于手机、电视、智能穿戴设备等。鸿蒙系统从开发之初就定位于 “万物互联”,应用场景除了上述设备外,还广泛涉及智能家居、自动驾驶、工业应用等几乎所有能接入物联网的智能设备。
- 安全机制:安卓系统存在 root 权限,刷机后系统权限可被篡改,安全隐私易受影响。鸿蒙系统无 root 权限,可对每个权限 “加锁保护”,还设有病毒查杀、骚扰拦截、WLAN 检测、防伪基站等多重安全隐私保护措施。
- 流畅度表现:鸿蒙系统对安卓底层进行优化,并使用自主研发的方舟编译器,相比安卓系统流畅度有显著提升,在相同设备上从安卓升级到鸿蒙后,用户能明显感受到操作更加流畅。
- 生态系统:安卓系统拥有全球最大的移动应用生态,Google Play 商店有海量应用,开发者社区庞大活跃。鸿蒙系统兼容安卓应用,同时支持自家 HarmonyOS 应用,致力于构建独立生态系统,通过不同 SDK 和 API 支持开发者为鸿蒙平台开发专属应用。
- 开放性与封闭性:安卓系统具有高度开放性,开发者可自由定制和修改系统,能提供丰富应用程序和个性化设置,但也导致系统碎片化问题。鸿蒙系统相对封闭,华为对系统控制力强,应用程序生态系统规模相对较小,但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更优。